為何天上神仙要時不時監察人間的善惡功過?

《尚書》有雲:“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中國古訓“舉頭三尺有神明”,此言誠不欺也。古人雲:“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於行事之際,當懷敬畏之心,不可喪盡天良、為惡至極。蓋因頭頂之上,神明監察,一言一行,皆入其目。神明依人之善惡,定禍福因果。

道家承負之論,如《太上感應篇》所言:“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世間諸事,司過之神分毫不差,近報於己,遠及兒孫,一人所為,關乎家族之利。

古往今來,人若遇不如意,輒往廟宇叩拜。“舉”乃向上之意,道觀香案,為供香火之桌。原義乃神明於供桌之上三尺處視之,虔誠祈禱供奉,則神明顯靈相助。

後引申為,無論何處行事,頭上三尺神明皆洞若觀火。故人勿以無人在旁而作惡,此含勸善規過之意。又有雲“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此言如《論語》所曰:“吾日三省吾身。”乃教人時刻檢討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止惡行善。

中華文化講究對仗,“舉頭三尺有神明”亦有上下文關聯。如“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恰似《大學》所講“君子必慎其獨也”,勿以為虧心事無人知,神明時刻看著你。

又如“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以及“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清朝葉存仁,為官三十餘載,離任時部屬贈禮避人耳目,葉存仁賦詩拒禮:“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此乃如《孟子》所雲:“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葉存仁知榮辱、講自愛,自尊自信,以正確言行護尊嚴,故言“不畏人知畏己知”。然非人人皆如葉存仁自律,故神明監察之意凸顯,與“舉頭三尺有神明”相聯,更合大眾之需。

《易經》雲:“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鬼神折損驕傲自滿之人,庇護謙虛之士。人心亦然,驕傲者為人所憎,謙虛者受人敬重。

道家經典亦強調:“善念剛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惡念剛生,禍雖未至,福已遠去。”天地司過之神,非為罰惡,乃欲以善道化萬民。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修心向善,廣積福德,命運自改。

不違良心與大眾利益,完善人格,規範行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此乃改造命運之根本,亦為舉頭三尺神明所願見之人間景象。

文源於互聯網

相關細節歡迎撥打客服專線 0955-084-127 將由專人為您服務、解說。

【諮詢確定>線上付費>收據回傳>再行服務

請多加利用以下的線上付款方式,謝謝。

郵政儲金付款頁面 請按我

紅陽金流信用卡付款請按我

台灣萬事達金流信用卡付款 請按我

再請您匯款或刷卡以後,請截圖相關付款收據,傳給以下的LINE加入會員,直接由客服人員為您服務,謝謝。

Line ID:0955084127

加入好友

再次感謝您的付款,我們將盡速與竭誠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