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傳授經戒儀註訣
傳授經戒儀註訣
師曰:老君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大宗極主之所都也。小宗未極之主,相導歸乎此都。此都無際,包羅畢周,最大無比,故謂為太;有而難見,故謂為玄。凡眼雖不能睹,慧目迺能覿之。研習經文,施行善事,存念宗主,不忘須臾。主本無名,標曰太上,應感爰臻,得斯目慧。慧目之果,由於良因,因由明師,師道不二,經又一同,同乎道德。道德之極,主三合之所成,成一之尊,住太玄之都,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妙極在老,老為宗師,師體周,道成特高,故曰太玄高上老君,積學輪轉,位登聖真,應接無窮,不可稱述。近世出化,生乎商時,降跡和光,誕於庶類,示明胎育,可以學真,雖居下界,無累得道。厥母逍遙李樹之間,思聞清風以袪塵跡,玉姿輝然,儵爾挺質,無坼無副,二體一和,遂因李為姓,以耳為名,居於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中。
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文王之時,仕為守藏史,或出或處,二百餘載,至昭王二十四年,太歲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為關令尹先生說五千文。文出無始,說亦無窮,藏明隱晦,智反流源,慈旨應感,或顯或幽,宣行一切,傳者不同,各從緣解,慎勿相非。但勤精思,謹憶所知,久習神降,授以要言,自然玄鏡,洞達智慧之源也。經戒儀法者,凡二十四條,輔成三乘,上、中、下品,共所宜用。中人已下,末略多違。中人已上,勤行無替,無替由於志堅,勇猛遂能共濟,此大乘之才,智士之所慕者也。識淺惰弱,弗辦興功,所進寡薄,墜則難歸,中小之乘,其業已劣,況于凡下,寧可為儔。高慮達人,務弘妙法,超三界之外,與上聖為倫矣。
序次經法第一
淳古事少,法或不多,轉久稍澆,科戒遁出,隨病與藥,輕重不同,方術彌積,條律漸繁,世運使然,不可頓革。至德聖師,隨宜宣行。既道忌滋章,理貴簡要。要略非凡所明,繁滋非愚所瞻,愚智可得相關,繁簡必須折衷,衷在得正,正在無邪,邪正了解,解在兼通,通則得道,道則無滯。滯少誚多,執多譏少,皆非通人。悉事道體,務思此意,必感神明,神明開道,必登勝域。今撰正文傳授十卷,並見真經,同出聖口,見善勤行,無所致惑。昔尹子初受「大字」三篇,《中經》在太清部中,所以付上下兩卷,漢文精感,真人降跡,得此章句,所滯即通,登於金華,友諸天人。《隱注》云:讀《河上》一章,則徹太上玉京諸天,仙人义手稱善,傳聲三界,魔王禮於空中,酆都執敬,稽首於法師。人生多滯,章句能通,故次於大字。係師得道,化道西蜀,蜀風淺末,未曉深言,託遘《想爾》,以訓初迴。初迴之倫,多同蜀淺,辭說切近,因物賦通,三品要戒,濟眾大航,故次於《河上》。《河上》、《想爾》,注解已自有殊大字,文體意況亦復有異,皆緣時所須,轉訓成義,舛文同歸,隨分所及,值兼則兼通,值偏則偏解,偏解終還於兼,未還慎莫譏誚,譏誚招愆,生死受苦,離苦昇樂,由於周通,周通路遠,未即了然。直能修此,不訶於彼,便為上善。善之上者,華素兩弘,虛實備解,乃會真源。若乃時綺則言華,世素則辭質;或激素以華,或勵華以素;或前約後繁,先與後奪,或初多終少,始往末歸。大巧若拙,未易可蚩,正言若反,豈伊可詰。但勇猛思惟,以期兼解,志徹玉京,不患不通。通乎大道,此為其最。存思有法,授受有科,朝禮齋請,悉有儀制。究此十卷,自足兼通。未暢之間,精求悉備,求未能精,方須因盛,但篤盛因,必獲妙果,妙果有期,不假他尋,果期未至,且覽衆篇,至於首引,《內解》別次在後,餘力觀之,幸亦無妨,要所留心,其目如左。
太玄部卷第一老君大字本道經上
太玄部卷第二老君大字本德經下
太玄部卷第三老君道經上、道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四老君德經上、德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五老君道經上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六老君德經下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七老君思神圖注訣
太玄部卷第八老君傳授經戒儀注訣
太玄部卷第九老君自然朝儀注訣
太玄部卷第十老君自然齋儀
右十卷。授經之日,師料付之。受經之時,勿妄請問。于時,天地水官、十方職局、三界內外一切神司,並共監臨,察人善惡,舉止云為。唯盡恭肅,慎勿推遷,更相詰卻,有所窒礙。事竟諮審,師為解說,分明語之。脫有忘漏,即尋經科,依按本文,勿妄增損,不可改易參差,前後謬濫,甲非護短,迷誤衆生,彼此相牽,淪陷荼毒,一失福路,求還諒難,巨石墜海,望出豈易。罪苦可畏,務宜防之。精加詳謹,幽顯取知,無相欺罔,違負人神。能如是者,必俱成真。但妙義要訣,多在口中,口中所說,經之所包,文苑事深,須口辯覈。覈實副經,不得越典,一時所須,或出他部。墳籍難遭,搜尋叵得。此儀總略,綱紀宗源,智者思之,過不啻半矣。
傳授齋法第二
傳授之重,聖賢所崇,吉人君子尊之,必齋。齋供豐儉,隨時施設,大法清虛,簡素為上。長齋者,愚賢應傳,啟告而付。若服餌已同,心齊久立,服勤師門,並不須別更建齋。齊同志,保證相成,多賢起發,功德易就,獨學孤陋,階道難昇,緣未備會,良無其人。師資對齋,宜加精思,深勝傍賛也。若在世間行教習學,授受之人先共對齋,乃是共修,精解入神,非指二人對靜而已。當延請師之朋友、門徒、眷屬、男女,多少隨所能供,多乃至無數,法限三十八人,少不可減六人,六人為通。齋官備足,一人為師,五人為保。保者何也?寶也,荷也;次曰明也,證也,度也,成也,相重如寶,任荷可教,明其誠丹,證其業善,度其試難,成其至真。若山居澗處,則對景斷金,窮地單寡,二三隨時,必是同志,不可異人,或生參差,破壞善事,師與弟子,精共詳宜。齋法九日、七日、五日、三日,勿啟一日。啟一日者,會而非齋。散財、飯賢,謂之為會。文書啟告,請監會官,凡一日。齋,拘涉三日也。
請師保法第三
受道營齋,用王相之日,本命、甲子、朔望皆佳。事辦須速,亦得弗擇。然延請師保,其應充者,善會難諧,乖闌易致,彌須注心,祈賢降德,指日投疏,依如常儀。所請之人,次第如左:
第一曰三師,以三人為之,其一人為正師,一人為監度師,一人為證盟師。第二曰五保,以五人為都講。第三曰六明,以六人為監齋。第四曰七證,以七人為侍經。第五曰八度,以八人為侍香。第六曰九成,以九人為侍燈。
右六品三十八人,不能備者,多少隨緣,皆是師之同學,高德親知,或神智滿足,俊彥英才,同為署辭,更相獎勸,敬之如師,號曰尊人。捧獻巾刀,以期拂拭塵垢,斷割纏縛,解釋煩惱之羅,破除障滯之網,義存解脫,逍遙淨明。淺識未學,勿叨此次,可得預齋,暫兼保證,不得署辭,勿受巾刀之獻,自依齋官,當常流之親耳。
書經法第四
凡一齋之限,三日之中,繕寫經書。未悉備得,先起戒文,《朝儀》為次。在師門者,亦得逆書,積漸取辦,不必齋時。齋時力少,可得借人。借人難得,不齋之時,受法之後,徐覔能書,清嚴道士、敬信之人,別住靜密,觸物精新,自就師請經,卷卷皆拜受。竟,又拜送,恭肅兢兢。所受部屬,悉應寫之,皆用縑素抄之,則紙充乃應。師手書一通以授弟子,弟子手書一通以奉師。宗功既難就,或拙秉毫,許得雇借,精校分明,慎勿漏誤。誤則奪年筭,遭災禍,其罰深重。五校、十校,講習相符。玄神祐人,延壽成聖,恩濟一切,非特己身。受是經戒,各治二通,一通常鎮柏函盛之,架以局案,置高座,近前,亦可別臺封之,不可妄開。若應暴曬,齋淨出之。竟,又密藏,慎勿泄露。一通常隨齋請、思議、誦習,簡素及紙潢染裝嚴,首目、帶軸、祑蘊、巾箱,皆令貞潔,不得雜他。自非同志,慎勿假借。竊寫盜取,其罪尤深。朽故更起,獘者沈淵,或納幽洞,不則淨之。去失首悔,立功受寫,後師異法,使焚勿從,即得道,亦不可也。有不解了,且存供養。先師盟誓,不可負違。萬師一心,超三界也。
書表法第五
黃素二尺五寸,言辭多少,隨時取足。朱界朱書,書如章法,能四分二十四則益善。言三清、玉皇、天尊、夫上此四號,皆懸一字,餘號悉不須懸;重字不得點;死、罪不得露;重名不得乖,又不得露。量度上下,使踈穊相容。言尊極處,去下二寸,皆上,上去下三寸,依法隔一字。拜字下一寸,猶容奏字,奏字懸之,逼下則上。上三分九行,一如章法,亦名為章。三師行紙章,悉以素為表。無表亦可用紙。章表可手言也。
書三師諱法第六
某年太歲某某,月朔日某,子某郡縣鄉里男女弟子姓名,年若干歲。某於某州郡縣鄉里某山舘宅舍,受《道德五千文》、《三品要戒》,三師姓諱如左:
度師:某州郡縣鄉里男女官道士,先生姓某,諱某,年如干歲,字某。
籍師:某州郡縣鄉里男女官道士,先生姓某,諱某,年如干歲,字某。
經師:某州郡縣鄉里男女官道士,先生姓某,諱某,年若干歲,字某。
右墨書黃素五寸。
辦信物法第七
白紋五丈。太極真人曰:《五千文》,仙人傳授之科,素與靈寶同限。高才至士好飊誦求自然飛仙之道者,具法信紋繒五十尺,與靈寶一時於名山齋受。若緣運未遇靈寶,自可直受道德經文,於家清齋,不必山林。辦信證心其有三:一者捨財就道,漸染勝風;二者因物取訓,涉解入宗;三者校有練無,棄礙取通。所以用紋,崇象玄跡,五十其尺,理數依分,分明正理,窮數盡玄,有無既暢,勝境斯登,逍遙長存,遣俗成濟矣。凡門內、門外弟子不同,不同而同,同而又異。或有在外而勤,或有在內而惰。惰則雖數而踈,勤則雖踈而親。親仁育德,異同在茲。勤者不假物以明心,惰者宜因信以督志。惰而不滯乎財,勤而未能遣物。或有緣而貧,或富須獎勵,師友親朋,幸有代出,依法施散,廣勸立功,賛成義,斯德益深。若窮地無紋,他物準當。當時窘闕,從隨補充。淡然追道,安貧從師。重賢忘物,亦可都無所須,直啟告而授,明匠自詳衷焉。
授度所須物法第八
青絲一繩,八條合之,整長九尺。金鈕一枚,俓一寸。無一寸者可用常鐶,大小無定科,但令是真金耳。刀子、碪、槌各一枚。碪、槌,檀柘、金荊堅木作之。刀子中適,足以破鈕。紙、筆、線。紙以褁鐶鈕。線以纏縛之。筆題。外記年月日、姓名,云五千文紐。朱、墨隨人。丹水具。朱一兩,先磨研一椀中令熟,相和,乃度一勝木岙宛中,厚薄調適過半,盛之。手巾、刀子。隨師保多少人各一巾一刀也。右六件皆令新淨,不侵公私,悉當預備,不得臨時更相煎切,稽廢天儀,賔主招咎,悔謝無及,先勞後逸,無憚初煩。朋友相成,更相賛助,共思詳量,務充法用。
衣服法第九
衣者,身之章也,道俗不可混雜。若出家超世,一通而已。至於陸通散髮,徒跣果形,有之與無,弗拘限制。其涉世居家,又不得過三通。通過三者,急以施人,積而能散,轉偽成真。真人建學、修身率眾,應須兩通,常令新淨。故隨布施,施與法人。人非法者,不得充用,穢辱真正,深宜防之。良無其人,火淨如法。非唯衣服,爰及屋宇、床席、幃帳、屐履、被氈褥、食器、書(疏)觸物,堪施則施人,不堪則淨。巾帽、服飾、胯衫、裙襦、行縢、臂衣,事事各二,其一分別異室安處。法事則著,事竟脫之,別箱各篋,內外不參。每使香潔,齊整副稱,大小厚薄,布絹隨時,富不得奢靡,貧不得穢陋,調和中適,依按師儀。受法之初,便應令備,貧未悉具,浣濯中延。要服所須,大略如左:
葛巾 單衣 被 履 手板
右五件皆應新淨,勿用故敗。老君去周,左慈在魏,並葛巾單衣,不著褐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同用此儀。披褐懷玉,隨人所辦。女子(圭)(羅)黃裳烏履,不得金玉,錦繡裝嚴。
詣師投辭法第十
凡受妙法,皆詣師門,不得屈尊,曲從鄙舍。若遊行法師延請隨時,來學則志篤,往教則業輕,得心忘跡者稀,所以深宜防慎。齋必經日者,師徒相許,論序科儀,供辦法物,足以申意。未齋之前,久得研詳,師徒脫有緩急,齋日或少或多,三時六時,隨人所辦。初集之夕,依法投辭,書治禮拜,具在自然儀中。辭之消息增損,隨時,准擬舊文古本如左。此本是四皓所傳,與《自然訣》所載不同。樂先生用之,宜與《自然訣》相參取衷。
三洞法師某岳先生某治某氣某道士:如干籙生某州郡縣鄉里奉道男女民生弟子臣妾小兆姓名,如干歲,某歲生某月某日時建生,今住居某州郡縣鄉里,某宮第府廨舘舍山鎮中,歸命死罪乞道,辭積善之因,世崇玄化,得見三寶,踊躍歡欣,不揆下愚,遠慕上學。竊聞道德五千文淵奧遐邈,仰希稟受,以遂至心。謹依法齎信,清齋奉辭。伏願法師賜(垂)成就。謹辭詣
太上高玄大法師某先生門下。
太歲某某月日時,於某州郡縣鄉里山。奉辭。
齋儀增損法第十一
受道法,齋雖依《自然儀》,宿啟及三上香、十方及大懺文,當隨事增損。師若未嘗受籙、治氣,不參齋,不出官,竟不言功。言功之體,首謝不及。又云:「受往事竟,還臣身中」,此則操復在事竟之後,齋初不得即復。而出官末云:「功曹使者、飛龍騎吏,列啟事竟,各還臣身」,此是宣傳營齋之意,事竟即還,不關白衛齋所諸官。齋所諸官侍齋畢,度事都竟,乃言功而復。若不出官,止出入密祝,發復香爐、關啟、請願,餘儀悉同。
齋竟奏表法第十二
授經之時,當取齋限之後,平旦朝禮行道,竟,未可言功、復爐。三時則其朝應朝,六時則其朝行道初齋。出官後則未可言功,不出官者則未可復爐也。師仍向北,更三捻香。捻香竟,還東伏,仍小坐。齋官五保猶向西,同小坐。受經之身,就師之南,向北而伏。女伏亦同。師鳴鼓三十六通,讀表如左。此是堂中之法。若出壇墠,師應向北,男弟子伏左向東,女弟子伏右向西,不得與師同例。壇去堂遠百步,以來出官齋者,皆於堂中,言功、復爐,至於登壇,重復出官。師無治籙,亦不出官。不出官者,入祝發爐,直捻香,仍向北小坐,鳴鼓讀表。壇在百步內者,朝及行道,皆可登壇。如在齋堂之儀,唯讀表向北。若解壇之日,朝行道竟,即出。更有他事,或缺少未解,公私迴換,可待日中朝竟,依如具法入堂或壇,悉依朝行事。或朝遇風雨,先於堂中朝及行道如法,出後時晴,或晚須靜登壇,入祝發爐,仍出官奏表。自非正者,皆不須朝,只發爐、出官,操如章法。付受都竟,然後復官。不出官者,則無操復。既對齋啟告,自不假出官,須事都竟,復爐而出。若平旦登壇,未得朝禮,行道未竟而風雨驚災害,告退之後,守靜行事,如此則朝,亦晡行道,朝畢,讀表文也。
表本法第十三
三洞法師某岳先生,奉行道德五千文事。臣姓名三皇號洞神,靈寶號洞玄,玉清號洞真,受此者稱三洞,未受者直云太上道德法師。受道之後為師,度弟子數滿,則師表奏申言功德,乃得為師。如此則稱法師。未如此者,不得為人師。若為濟主,則只云三寶弟子,不得云法師。三洞,偏也,有受則云弟子,奉行五千大事,未受,不得輙稱。若受老君及一洞、二洞,至於三洞之時,云:太上道德法師,奉行三洞某事,男稱臣,女稱妾。女子在家有許算之期,及其出嫁有婦妾之異,至於自稱,皆同云妾。妾者,何也?接也,捷也,動事尊人,供奉使命,扶接捷速,不得淹留,優游怠情,則乖正道。若在家學法,未經嫁聘,皆稱女生。不受籙者,皆云弟子,並稱本父姓;嫁為妻者,皆稱夫姓;夫捨之者,還取本姓。妾不得禮君,是以不取姓。夫亡之後,婦方受道,不得自絕於夫,猶稱夫姓。或有重嫁以後為正。若未參受,及巳有所參,後脫改姓,及君上賜族,皆啟奏大道,然後稱之。前諸文書,不須追改正,後所受三官自知已經啟奏,且諮事源,頒下三官,不患妄說。後治文書不須重陳,年息夾注之煩,以申專一之志。女子受法,堪為人師,所稱法師、先生,略與男同。至於元君、夫人,諸號各異。但先生之號,以標高勝,德在人先,長在不滅,故曰先生,不可自目,依如五嶽,參染積年,德潤於時,幽顯所貴,師友共奏,加號先生,生年所屬,泊嶽相連,若神通妙達,教化諸方,不必附嶽,殊號特隆:遊玄、玄暢、遠遊、遊嶽、弘道、道德、通真、真隱、高上、無為、無上、正一,此十二號,號中之高,諸跡功行,隨時立名,億萬稱號,不可具陳。自非師友所薦,不得妄自稱也。稽首再拜,上言拜畢起又長跪讀上啟太上至讀辭可小坐訖後起拜也上言太上無極至真無上無為大道高聖玄靈九天明王玉皇上帝、三十九真、上靈三十二天玄神、八十一君、三十六天帝、三十六土皇、萬仙道君、監靈使者、侍山玉郎、領真監聖、侍經真官、大羅妙主、應感真精、十方已得道無量大聖衆、三界內外一切神明:臣以有幸,生值是真,稟受經戒,夙夜遵行,讃揚妙化,濟度天人,才輕任重,愆心懼但深,仰怙大道,慈獎必周,竭心盡力,誓弘匪懈,因緣所見,敢不申謄。今有取辭,詞言懇款,志願翹勤。臣不勝見其元元之至,謹以表啟聞。臣昔之從師某先生姓名,以某年月日時,於某處稟受《道德尊經》、戒律、科儀。某遇賢則付。某今迴向,庶允玄期。奉受之後,約如盟文,誓身九天,必能遵修,檢慎閉口,存神念真,少私寡欲。以今神仙按法,年限六四之間、五八大數,逢有賢人,依科上啟,通達九天,誠信備法,然後而傳,不得輕泄,妄示俗人,上告萬靈,下告五嶽、三河九源,啟使知聞,普為明證,成就功業。違盟愆信,七世同淪,某受經者名。長充下鬼,左右官之考,循履刀山,流曳鋒劍之樹,食火啖炭,抱鐵入湯,往反二十四獄,塗苦億萬劫年,甘分煩惱,不敢有怨。如法積善,九玄俱昇,某受經者名。智慧通達,壽命延長,昇仙成聖,為天人師,眷屬受慶。一切荷恩,謹以表啟聞。伏須告報。臣某誠惶誠恐,稽首再拜,以
聞
奏 仍再拜竟,長跪,讀後文。
臣姓某屬某州郡縣。
太上無形無名虛無至真大道無上元尊金闕七寶玉陛下。
太歲某年某月朔某日某時,於某州
某縣某鄉某里中上奏。
#三台山三清靈學院?️24小時全省服務?️
服務項目:https://sanqing.com.tw/en?p=3440
莊穎超道長算命問事以25年命盤經歷,
建立線上算命問事系統及線上算算零距離服務
是以AI人工智慧,大數據參數做依據
以靈學為體,五術為用,道法為本的三清精神
為你分憂提供有效策略,正能量建議
順勢而為躍龍門,煞氣盡除隨風飄
?中國道教108層刀梯奏職大法師
?嗣漢天師府正一盟威經籙大法師
?三台山三清靈學院 地理師
?服務專線:0955-084-127
加入三台山三清靈學院LINE官網會員 關注更多
https://sanqing.com.tw/en/lineen
旗艦店地址:台南市新營區中華路81之2號
三清靈學院 線上算命問事 服務價格明細 請按我前往瀏覽明細
三清靈學院 靈學五術道法 零距離服務 請按我前往瀏覽明細
三清生命禮儀 葬儀服務價格明細 請按我前往瀏覽明細
三清生命禮儀 定型化契約服務 請按我前往瀏覽明細
相關細節歡迎撥打客服專線 0955-084-127 將由專人為您服務、解說。
【諮詢確定>線上付費>收據回傳>再行服務】
請多加利用以下的線上付款方式,謝謝。
郵政儲金付款頁面 請按我
紅陽金流信用卡付款請按我
再請您匯款或刷卡以後,請截圖相關付款收據,傳給以下的LINE加入會員,直接由客服人員為您服務,謝謝。
再次感謝您的付款,我們將盡速與竭誠為您服務,謝謝。